找到相关内容396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七与禅宗

    是怀让在启发他,于是终于开悟,拜怀让为师,在怀让身边侍候十年,直到怀让离开人世之后,才离开南岳。以后道一成为佛门里面的大禅师,开启了禅宗的一代新风。   这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“磨砖成镜”的公案。道一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8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寺院,都坚持半月诵戒制度。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,虚老仍嘱咐身边侍者,要使佛教保持兴旺,保守这一领大衣,“只有一个字,曰‘戒’”。[[17]]   虚老初来云南朝鸡足山,礼大迦叶尊者,见到全山不仅...

    法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2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告诫诸戒子,“毗尼威仪,规矩法则,切须自行学习”,若行戒牒,而“不能如戒持行,则盗佛形仪,妄称释子”[[40]]。虚云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,仍不忘嘱咐身边侍者,要使佛教保持兴旺,“只有一个字,曰‘戒’”[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类洗洁剂,实行垃圾分类。提倡无污染饮食、绿色食品,动员信徒参加资源回收、净滩、净山、植树、节水等活动。节约是环保的重要方式之一,应大力提倡节约,从身边的件件小事着手,节约用水,节约用电,不浪费粮食。让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

    是匪徒,仔细一看,原来是文吉,心中大喜,呼文先生,文吉执火来照,对老和尚说:“大师父你怎么还在这里?”老和尚将经过情形一一告诉文吉。当晚文吉坐在老和尚身边,又拿来一杯水给他吃,十六日文吉又将老和尚身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3994651.html
  • 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

    人送去遗嘱五份。   是夜,大师在丈室示现身染微疾,闭目不语。众人急忙给城中的弟子报信,并围绕在大师的身边。莲池大师睁开眼睛对大众说:“大众老实念佛,毋捏怪,毋坏我规矩。”众人问谁可以做云栖寺下一任...

    宗淼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195064.html
  • 宗教如何看待全球化

    我们自己是快乐的;看到身边的人不快乐,也用我们的信仰、我们的观念和方法来告诉人、帮助人,让他们也得到快乐,这就是关怀教育。譬如台湾发生各种灾难的时候,我们身为宗教师是没有能力捐款赈灾的,我们只有一颗心、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795087.html
  •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

    是四面有观众,观众又与演员同处于一个水平面上,而且靠得很近,有时演员还可以直接走进观众之中进行表演。由于演员就在观众中间,演出就在同一层面上的观众身边,极大地缩短了观演距离,使观众身临其境,与演员...

    刘志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595206.html
  • 即身成佛心要[罗珠丹巴活佛讲授]

    他们到一切众生身边,放光加持,说法……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,去度化他们。因为我们一切修持的目的,都是为了改变净化我们的心识,修六度万行也是用来净化心识的一种方便。既然如此,那何不从根本上着手,直接就改变...

    洛桑成列·确吉坚赞(罗珠丹巴)仁波切讲授

    |道次第|成佛|密宗|空性|双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0/15174795896.html
  • 关于杀生因果报应问题的实证报告

    场面,这个场面很可能是你下一世的去向。我们曾经发现过,有些老人在临终去世之前,还没有咽最后一口气,他的家属在身边看着他,别人什么也看不见。可是临终的这个人,大白天或晚上指着屋子里,喊:“又来了!又来掐我...

    仁德居士

    |杀生|因果|报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2022996438.html